• 首页
  • 炒股平台杠杆
  • 炒股杠杆开户网站
  • 实盘配资平台哪里开户
  • 实盘配资公司 云山珠水 绿核融城

    发布日期:2024-07-21 13:16    点击次数:143

      近日实盘配资公司,天河区在华南国家植物园召开《公园城区·绿美天河专项规划》新闻通气会,发布了《公园城区·绿美天河专项规划》(下称《规划》),华南国家植物园、天河区住房建设和园林局、天河区水务局、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天河分局相关负责人围绕《规划》的目标、内容和实施计划进行详细解读。

      云山珠水,绿核融城;幸福城区,绿美处处。一直以来,天河区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关于“百千万工程”、绿美生态建设部署要求,高水平建设“公园城区·绿美天河”,努力打造全省、全市的都市绿美新标杆。

      笔者获悉,本次出台的《规划》立足天河区绿美生态资源优势,以“公园城区·绿美天河”为愿景,坚持“改、建、治”并举,“点、园、带”相结合,梳理了52类103个建设项目,其中2024—2025年重点推进实施30个建设项目,将构建以“国植绿核、三山翠环、龙溪碧带、公园绿网”为代表的生态新格局,奋力将天河打造为生态新高地、绿色新引擎、活力新门户、机制新标杆。

      ●南方日报记者郭苏莹

      一园绿核融城

      建设城园融合示范区

      北部“火龙凤”三座山环绕融入城市,南面珠江通过沙河涌、猎德涌、棠下涌、车陂涌、深涌等向北延伸进入珠江新城、金融城等城市中心区,尤其是车陂涌贯穿天河南北,山水城交织相融……作为超大城市活力中心区的天河,坐拥“城央新绿”。南临珠江,北靠九连山脉,拥有自然禀赋的“一江三山五水”布局,也与传统广州“云山珠水”格局呼应。

      自华南国家植物园揭牌以来,天河区致力于服务保障“一园一中心”(华南国家植物园、国家林草局穿山甲保护研究中心)建设,从“本园—环园—城园”三个维度,打造华南国家植物园—火炉山城园融合示范区,提升区域功能品质。

      《规划》对接国家植物园体系,聚焦“环园”,提出5大项15小项工作,从近期到远期分别为华南国家植物园周边道路交通条件和环境品质改善提升工程、华南国家植物园—火炉山森林公园共建共享、构建野生动植物智慧保护体系、华南国家植物园—火炉山城园融合示范区概念规划和森林城镇省龙眼洞林场综合提升,以此系统提升天河北部区域环境品质,推动自然生态地区和城区融合发展。

      华南国家植物园园艺中心主任王瑛表示,华南国家植物园作为天河的核心绿地和生态保护的重要区域,将积极参与和合作实施,推动《规划》落地开花,并发挥科研和生态资源优势支撑绿美天河的发展。

      一汪翠环连山

      打造城央寻山徒步森林门户

      天河区火炉山、凤凰山、龙眼洞三个森林公园(简称“火龙凤”森林公园)作为九连山脉的余脉,北靠广州北部山系,接白云山、天鹿湖、帽峰山等区域山体,是难得的广州森林门户、城央生态绿核。

      近年来,天河区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对“火龙凤”森林公园的日常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提出,将加强“火龙凤”森林公园建设,提高森林资源综合效益。其中,将通过串联贯通火炉山、龙眼洞、凤凰山三山森林步道,通过进一步完善标距柱、消防水池等应急救援装置,开展森林公园环境设施整治、标识指引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重要节点品质提升等,同步研究步道运营及文旅项目策划工作,努力实现生态资源的自我造血,形成具有影响力的天河山水品牌,打造40公里健身徒步生态健康翠环,目前已完成建设森林步道5.2公里。

      据了解,天河正在开展“华南国家植物园—火炉山城园融合示范区”概念规划,重点打造“华南国家植物园—火炉山”生态绿核,进一步构建生态多样性,全方位提升区域功能品质,将天河北部片区打造成为广大市民亲近自然、感受生态的高品质生态文明示范区。在2025年前,将高质量完成串联贯通“火龙凤”三山的40公里森林步道。

      一串碧带通江

      创建全域幸福河湖

      该重点任务包括“治”“建”“改”三方面工作,对应近期(2024年)绿美碧带幸福河湖示范创建(河涌综合整治)、中期(2027年)小微湿地建设以及远期(2035年)全域幸福河湖创建(河涌碧带全面贯通)几大工作。

      据天河区水务局副局长黎明介绍,今年天河将对3个生态廊道节点整治,开展华南国家植物园段车陂涌、风庄涌、程界东涌及天河湿地公园水鸟廊道节点等整治项目。到2027年,做好天河大观湿地、欧阳支涌河口湿地管护、提升工作的同时,结合育新街东大湖周边景观提升,推进湿地修复保护建设。远期至2035年,将结合国际金融城、智谷片区、智慧城核心区、华南国家植物园四大平台地块建设、城中村改造,开展暗涌揭盖复涌、沿岸地块改造提升、碧道断点贯通工作,分段实现车陂涌碧道全线贯通。

      治水也要大力弘扬水文化,天河将以水为纽带串联流域内龙舟文化、岭南文化以及国家级植物园、森林公园等生态节点,打造多文化主题深度融合的幸福河湖。通过传承天河地域文脉,用好龙洞“广州第一村”、龙舟赛事等本地历史文化资源,讲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天河故事,带动流域内产业发展。

      一张绿网成园

      公园城区绿意浓

      “在天河,无论是身边的口袋公园,还是珠江公园、天河公园、华南国家植物园等,都是我和家人爱去的地方。身边的自然环境,让我随时‘充电’,能量十足。”生活、工作在天河的白领小何说。

      目前,天河“公园城区”已初具规模,全区现有公园107个,总面积约2000公顷,包括生态公园8个、城市公园9个、社区公园27个、口袋公园63个,建成绿道152公里,沿临江大道、天河智慧城形成了完备绿道网络。实现绿化覆盖面积达4294.03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2.4%,绿地面积2880.52公顷,建成区绿地率28.16%,公园绿地面积2589.36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03平方米。

      目前天河区第二批14个口袋(及社区)公园建设工程已完成9个,预计今年年底完工;梳理盘整第三批口袋公园项目,力争年底完成招标工作;市区联动,加快推进马鞍山公园和燕岭公园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四级公园体系建设。

      未来,天河将精准提升华南快速干线、环城高速、广河高速、广园快速及广深铁路沿线8个重要节点的绿化品质及一线建筑立面整治。推进金融城起步区及东区带状绿地建设工程,完善国际金融城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推进第二、三批社区及口袋公园建设,进一步完善四级公园体系布局。

      同时,将建设天河智谷公园(一期),推进马鞍山绿廊一期建设工程,完善智谷片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提升百座公园公共服务设施,重点打造2个古树公园、3个自然教育基地,探索公园建设运营机制,完善公园服务覆盖面实盘配资公司,引入社会运营主体共同参与公园建设改造工作,最终让更多市民群众享受到“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环境。



    相关资讯